为充分发挥学院践行三全育人精神,加强实践育人综合效用,增强师生互动交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提升对人工智能的专业学习兴趣和人才培养的认识,以人工智能时代国家人才需求为指导,以发达国家人才培养模式为参考,结合信工在“互联网+”领域的学科优势,确立起了“攻关+特色”的本-硕一体化培养体系。团队在软件开发、信息处理、计算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方向上有多年的研究积累和人才培养经验,从理论教学体系、实验实践体系、创新创业体系出发,构建复合型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太阳集团2007网站龚鸣敏老师组织开展专业学术交流活动,组织教师、优秀学生干部、员工等走进众创交流,活动从5月10日众创516团队成员组建,7月11日师生团队交流活动开始,已陆续开启几期。
团队成员合影
在活动开始前,老师们细心地收集了同学们的疑问,在现场为大家进行解答,指导老师首先从人工智能学院的历史传承、学科优势、科研条件等几个方面展开介绍,接下来她简要介绍了自己的研究领域—人工智能计算和应用,并用日常生活实例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深度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互动交流环节中针对同学们十分关心的本科生加入实验室的条件、专业认识、课程学习、科学研究等方面的问题,老师们一一耐心解答。
老师正在为同学们解答问题
随后,龚鸣敏老师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科研经历,给同学们分享了诸多具体可行的生活和学习经验和建议。她强调,大家在本科阶段应该明确目标,合理安排时间,养成健康良性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她用自己苦中有乐、丰富多彩的实践经历鼓励大家有机会可以继续深造,“看过更大世界,才会使自己的思想更多元,知识更渊博”让大家点头赞同。对于学生的培养,注重从学生个体需求出发,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发展目标制定专属培养计划,引导从事相应的研究方向。“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锻炼辩证思维能力”是她一直以来所践行的。讲到她第一篇论文发表的经历,她说道,“科研过程是充满坎坷的,但是必须相信自己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及时给自己设立小目标达成阶段性成就,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龚老师正在跟学生解答问题
接下来,也讲解了专业背景、培养体系、教育理念和科研应用,她着重介绍了软件开发技术和人工智能两个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和内在逻辑关系,她亲自为大家讲述在实验室的日常科研与生活,两者兼容包并的思想深受大家认同。同时,通过227团队以及以李方舟为代表的优秀学长在此领域的研究成果,激励同学们奋勇向前。
在互动交流环节中,参会老师与同学们就人工智能领域的读研方向、学生未来就业情况、如何规划大学生活等问题展开了讨论。针对同学提到的对某个方向学习入门困难的问题,龚鸣敏老师提出,可以先“泛读”,从基础的、能读懂的知识出发,如研读综述性文章,再慢慢向更深、更广知识面渗透。同时,老师们重点强调了团队协作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也欢迎同学们加入研究工作,共同在相关领域贡献智慧力量。
本次活动搭建起了师生间有效沟通的桥梁,帮助同学们充分认识了智能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的专业特点,助推学生进一步做好生涯规划,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